高低温交变试验机作为模拟异常环境的核心设备,其温度与湿度控制精度直接影响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在长期使用中,温度波动过大与湿度失控是两类高频故障,需通过系统性排查定位根源,确保设备恢复稳定运行。
温度波动故障的排查需从加热制冷系统与传感器校准两方面入手。当箱内温度波动超过±2℃(超出国标允许范围)时,首先检查加热管与压缩机工作状态:用万用表检测加热管电阻值(正常应在50-100Ω),若电阻无穷大则表明加热管熔断,需更换同功率元件;压缩机频繁启停可能因散热不良导致,清理冷凝器表面积尘(建议用压缩空气吹扫),确保散热效率,同时检查冷媒压力(正常范围8-10bar),不足时需补充制冷剂。
传感器偏差也是重要诱因,将标准温度计放入箱内中心位置,对比显示值与实际值,若偏差超过1℃,需通过设备校准菜单重新标定;铂电阻传感器引线接触不良会导致信号跳变,需重新紧固接线端子并做绝缘处理。此外,箱门密封条老化(出现裂纹或硬化)会导致冷/热气泄漏,用塞尺检测门缝间隙(应≤0.5mm),超标时需更换硅胶密封条,确保密闭性。
湿度失控问题的解决需聚焦水汽循环与控制系统。当实际湿度与设定值偏差超过±5%RH时,先检查加湿罐工作状态:电极式加湿罐若结垢严重,会导致加湿效率下降,可采用5%柠檬酸溶液浸泡清洗;超声波加湿器需检查振子是否堵塞,用软毛刷清理附着物,确保雾化量达标。

除湿系统故障常表现为湿度居高不下,此时需排查制冷蒸发器是否结霜(用红外测温仪检测表面温度,低于0℃易结霜),启动化霜程序或手动清除霜层;若除湿效果仍不佳,可能是除湿电磁阀卡滞,拆解后用酒精清洁阀芯,恢复通断功能。湿度传感器漂移也是常见原因,将传感器置于标准湿度环境(如饱和盐溶液产生的90%RH环境),若显示偏差超过3%RH,需重新校准或更换新传感器(建议选用高精度电容式传感器)。
系统性预防措施可降低故障复发率。每周清洁空气循环风机滤网,避免因风量不足导致的温度分布不均;每月校准温度与湿度传感器,采用三点校准法(低温-40℃、常温25℃、高温80℃;低湿30%RH、中湿60%RH、高湿90%RH)确保精度;每季度检查制冷系统压力与加热管绝缘性,及时更换老化部件。通过上述步骤,可使设备故障解决率提升至90%以上,保障环境模拟测试的连续性与数据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