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恒温恒湿试验机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材料及质检等领域,用于模拟特定温湿度环境以评估产品性能或稳定性。为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定期校准并建立有效的计量溯源链至关重要。
校准的核心在于验证试验机在设定点下实际腔体内温湿度的偏差、均匀性和波动度是否符合标准(如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校准通常采用经国家计量院认证的标准温湿度传感器(如高精度铂电阻温度计和电容式湿度传感器),将其布置于工作空间内多个测点(一般为9点:中心+8角),在典型工况(如25℃/60%RH、40℃/90%RH、-20℃等)下连续记录至少30分钟至数小时的数据。

关键校准参数包括:
1.温度偏差:各测点平均值与设定值之差;
2.温度均匀度:同一时刻各测点较大值与较小值之差;
3.温度波动度:单点温度随时间的较大变化范围;
4.湿度偏差与均匀度:同理,针对相对湿度指标进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小型试验机因容积有限,传感器布放空间受限,需避免遮挡风道或紧贴内壁,以免影响气流循环导致测量失真。同时,校准应在设备稳定运行至少30分钟后开始,确保系统达到热平衡。
在计量溯源方面,所用标准器必须具备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且其量值较终可溯源至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实验室应保留完整的校准原始记录、不确定度评估报告及设备履历,以满足ISO/IEC 17025或GMP等体系审核要求。
此外,建议用户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严苛程度制定校准周期(通常为6–12个月),并在设备搬迁、重大维修或测试结果异常时进行期间核查。
综上,科学规范的校准与可靠的计量溯源不仅是保障小型恒温恒湿试验机性能的基础,更是确保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法规合规性的关键环节。